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创造”  共找到110本 

  • 天赋觉醒:创造不一样的人生 职场●人生

    江潮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9-4  / 39.8元  / 0页

    为什么学识相若,有些人出类拔萃,有些人却平淡无奇?为什么同样的付出,有些人成为行业翘楚,有些人却无甚建树? 人生这条路,影响至深的究竟是什么?光努力显然不够,还要靠天赋。 本书包含探索天赋的4个过程、... >详细  /  豆瓣评分 3.9

  • 迅速提升创造力 中国●文学

    于尔根·沃尔夫 (Jurgen Wolff)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4-3-1  / 23元  / 145页

    有时你感觉灵感大发,有时却思维枯竭。有时创意如潮涌,有时却思路堵塞。为什么让创造力听天由命呢?《创意金点子系列丛书·迅速提升创造力:得到灵感,产生创意,实现它们!(第2版)》充满了创新练习、提示、技巧... >详细

  • 如何管好员工:第三版(创造成功经典系列) 职场●人生

    [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  /  中信出版社  / 2018-9-1  / 31.5元  / 0页

    能的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技能和职能?高水平的管理者又应如何管理员工? 迈克尔·阿姆斯特朗在《如何管好员工》中对此进行了高度总结,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和领导力方面的经典理论,从管理者需要做什么来正确对待员工讲... >详细

  • 创造性的采访 人文●社科

    标签: 传播  美国  访谈  新闻传播  记者  新闻 
    肯·梅茨勒(Ken Metzler)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29.8元  / 198页

    《创造性的采访(第3版)》运用大量案例和插图,结合作者多年来新闻采访实践和教学的经验,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新闻采访各个环节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成功地策划和准备采访,如何从采访对象那里获取有意义的信息,... >详细  /  豆瓣评分 8.3

  • 成功的第三种维度:创造拥有智慧、健康、好奇心的人生 童书●育儿

    标签: B  励志  成功学 
    -  / 未知  / 未知  / 31.5元  / 0页

    未知... >详细

  •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越思考越会思考 人文●社科

    标签: 分析  优先  批判思维  哲学  哲學  思维 
    劉彥方  /  学林出版社  / 2018-9  / 68元  / 272页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香港大学的思维课程教材,其特色在于“轻而重”,不仅灵活使用列表形式呈现内容要点,语言简明,逻辑缜密,而且涵盖了本领域重要的理论内容,所征引的案例涉及各种专业领域,满足读者的基础需要。... >详细  /  豆瓣评分 8

  • 严肃的创造力 人文●社科

    标签: 管理  经管  创造力  创新 
    [英] 爱德华·德博诺  /  悦读名品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7-10-1  / 49.8元  / 394页

    【编辑推荐】 ◎创造力是艺术家的灵光闪现或异想天开? ◎创新只掌握在少数拥有高科技的人手中? ◎创新也并不是所谓的“坚持地做、死磕地做、系统地做”一件事。 . 在《严肃的创造力》一书中,创新思维大师德... >详细  /  豆瓣评分 6.5

  • 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经管●理财

    标签: 能力  商业  管理学  HR  企业管理  管理 
    [美] 迈克尔·茨威尔(Michael Zwell)  /  华夏出版社  / 2002-1  / 33元  / 285页

    这是一本关于绩效和满意度的书,一本关于帮助组织及其成员成功实现其愿望的书,一本关于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的书。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鼓励、激发和培养员工为达到组织目的、实现组织目标、根据组织的价值观... >详细  /  豆瓣评分 7.8

  • 终身创造力 心理●心灵

    标签: 社会学  生活  好书,值得一读  思维  社会  自我管理 
    斯科特·科克伦(Scott Cochrane)著 杨莹 译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未知  / 45元  / 208页

    很多人都会受困于“思维舒适区”,只集中于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期待他人能给予比较明确的指示,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这种方法可能能够满足短期的发展,但后果就是,人们最终会发现自身发展进入停滞期。 无论是在商... >详细  /  豆瓣评分 7.4

  • 知识创造的螺旋 人文●社科

    标签: 思维  日本  知识产权  管理学  商业  管理 
    竹内弘高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06-1-1  / 38.8元  / 349页

    与工业社会不同,知识社会的生产手段不再是机器,而是人的头脑和双手。知识由两个对立的部分“形式知识”和“暗默知识”构成,本书主旨在于,新的知识是通过一个协调及超越对立双方的“综合”辩证过程,在连续的动态... >详细  /  豆瓣评分 8.3

 1  2  3  4  5  6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