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大家提到的好书
>
“李泽厚”在 所有
>
“李泽厚”在 中国●文学
>
“李泽厚”在 外国●文学
>
“李泽厚”在 悬疑●科幻
>
“李泽厚”在 诗歌●诗集
>
“李泽厚”在 人文●社科
>
“李泽厚”在 传记●历史
>
“李泽厚”在 漫画●绘本
>
“李泽厚”在 经典●致敬
>
“李泽厚”在 品质●生活
>
“李泽厚”在 设计●艺术
>
“李泽厚”在 旅行●世界
>
“李泽厚”在 心理●心灵
>
“李泽厚”在 经管●理财
>
“李泽厚”在 职场●人生
>
“李泽厚”在 童书●育儿
>
“李泽厚”在 女生●女人
>
“李泽厚”在 外语●原版
>
“李泽厚”在 青春●少年
“李泽厚” 共找到56本
世纪新梦
中国●文学
标签:
文集
中国
藏书
文艺理论
随笔
哲学
李泽厚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8-10 / 26元 / 533页
这个世纪末是一个无梦的世界。没有过去与未来,只有此刻的游戏和欢乐。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意义没有魂灵的欢乐,还会是一种人的欢乐吗?人活着,总是有梦,人,特别是那些为人类制造幻梦的知识分子,又如何能活呢?尽...
>详细
/ 豆瓣评分
7.7
美学和未来美学
人文●社科
标签:
专业相关
李泽厚
哲学
美学
赵汀阳
赵汀阳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0 / 2.7元 / 184页
未知...
>详细
/ 豆瓣评分
7.5
哲学纲要
人文●社科
标签:
美学
哲學
入门
思想
李泽厚
中国哲学
李泽厚 / 中华书局 / 2015-8 / 78元 / 496页
《哲学纲要》由《伦理学纲要》、《认识论纲要》、《存在论纲要》三部分组成。即将李泽厚先生各著作中关于伦理学、认识论和存在论的部分摘取汇编而成。虽然摘取自不同著作,但其内在脉络及论证说法则相当一致,且彼此...
>详细
/ 豆瓣评分
8.9
说文化心理
中国●文学
标签:
日本
文
心理学
中国文化
哲学
文化
李泽厚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6 / 24元 / 128页
本书所收李泽厚的《中日文化心理比较试说略稿》、《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和《中国文化的符号源头》,通过比较和梳理源头,阐述“文化心理结构”即“情”与“理”之关系、比例、结构;这结构并非外层的制度、语言、礼...
>详细
/ 豆瓣评分
8.4
李泽厚对话集·与刘再复对谈
中国●文学
标签:
人文社科
启蒙
文学
思想
哲学
思想史
李泽厚 / 中华书局 / 2014-8 / 42元 / 313页
两个思想家的碰撞更见思想, 落基山下,所谈、所思、所念的是中国。 这不仅仅是文学、美学、哲学、历史的纵横对谈,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 本书主要收录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与著名学者刘再复关于文学、美学、...
>详细
/ 豆瓣评分
7.5
论语今读
中国●文学
标签:
chez_moi
@洗版
@@Librairies@Internet
哲学
未知
国学
李泽厚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9-1 / 79元 / 552页
《論語今讀》始屬稿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成書於民國八十三——八十五年,民國八十七年(1998)初版於香港天地圖書出版公司,臺北允晨、安徽文藝、天津社科、北平三聯、江蘇文藝相繼先後出版,此世界圖書...
>详细
/ 豆瓣评分
8.9
杂著集
中国●文学
标签:
杂文
杂书
中国
自深深处
美学
哲学
李泽厚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7 / 40元 / 405页
本书收作者各种序跋、杂感、散文、发言提纲、讲演记录、访谈记录等等,内容包括生平自述、治学经历或经验、对当时和时下各种见解、问题或倾向的评论和意见。长短不齐,问题不一,均或信手拈来,或脱口而出,因之似更...
>详细
/ 豆瓣评分
8.3
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
人文●社科
标签:
中国
思想史
学术
文化
中国哲学
哲学
李泽厚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8-6 / 40元 / 411页
“历史本体论”这个词汇在作者多年的论著中不断被提及,这本新著即就此展开述说,重点围绕“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勾勒出“历史本体论”的大体轮廓。 “历史本体论”本是平易道理,毫不高深,因之...
>详细
/ 豆瓣评分
8.5
说巫史传统
人文●社科
标签:
哲学
中国文化
中国
文化
思想史
宗教
李泽厚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6 / 24元 / 132页
李泽厚认为,中国文明有两大征候特别重要,一是以血缘宗法家族为纽带的氏族体制,一是理性化了的巫史传统。两者紧密相连,结成一体,并长久以各种形态延续至今。本书所收《论巫史传统》《“说巫史传统”补》和《说儒...
>详细
/ 豆瓣评分
8.1
中国美学史
人文●社科
标签:
美學
艺术
艺术史
哲学
李泽厚
美学史
李泽厚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999 / 27.4元 / 575页
本书分绪论、先秦、两汉三个部分。依据人的社会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这一基本观点,论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线索,确立中国美学史的对象、任务和方法。认为在禅宗诞生之前,中国美学以儒、道、楚骚美学思想为三大...
>详细
/ 豆瓣评分
8.5
1
2
3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