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寄居者  中国●文学

严歌苓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5)
32元 / 288页
9787201102498
标签: 严歌苓  小说  爱情  好书,值得一读  战争  中国文学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抗战时期的上海,大小姐枚爱上一位从欧洲逃难而来的犹太男子。为了能让爱人去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躲避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的“终极解决方案”,枚成为了另一位美国犹太青年的未婚妻,以偷取他的身份。中国人与犹太人、大上海与小世界,没有人能逃脱寄居者的命运;爱情与信仰、忠诚与背叛——在这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乱世里,三人的命运就此展开。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作者介绍

﹡一个上海少女的自我救赎。
﹡一场跨越种族的爱情冒险。
﹡一段风雨飘摇的“海上”传奇。
严歌苓用一贯的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最终令人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上海被战火包围,不同国家、信仰、贫富的人群在这里汇集,犹太人、日本人、“上海老克拉”为了生存寄居于此。这里既有纸醉金迷的上层生活,亦有破败不堪的贫民区。“上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最不古板的地方,全世界的人想在道德上给自己放放假就来上海”,严歌苓这样写道。
男女主人公随时局沉浮,小人物们通过各种方式与命运抗争,力求在乱世中求得一片寄居地,甚至不惜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去实现爱情。大上海,小世界——爱情与信仰,忠诚与背叛,对自我的追寻与迷失,都在其中。
逝者如斯,岁月成碑。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寄居者”。
《寄居者》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上海,会让人忍不住将严歌苓与善于描写上海的张爱玲进行比较,然而“我怎么可能和张爱玲像呢?她的上海也不是我的上海。我的上海比较脏、臭,比较像地狱,特别是在我写的那个时期。”
为了创作《寄居者》,严歌苓读了十多本有关那个年代犹太人在上海的作品,还专门从老一代人那里了解细节,比如什么牌子的香水,什么裁缝店,什么舞厅,什么牌子的风衣大衣等等。严歌苓说:“做史料研究是小说家的日常工作。我总是在为下一部作品或者可能写的作品查资料,做采访。一部这样的小说需要的准备时间往往是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