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图示 外国●文学
哈罗德·布鲁姆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8元 / 213页
9787201051796
标签: 美国 哲学 文學批評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本书前五章主要探讨误解、或强有力的“误读”理沦与技巧。后六章集中在读解的例子上: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斯、沃沦、爱蒙斯、阿西伯雷等的诗歌。在前一部分,为了寻求误读的图示,我作了一次追溯文学起源的远航。从诗歌起源和诗的最近几个阶段之间密切的联结起始,这次航行首先回到文学传统如何形成的过程,接着回到“原始的教导场景”过程的种种根由,最后回到对延迟的沉思。这一沉思集中在影响之上,作为对阅读/误读行为六重防御比喻的影响。接下来,比喻、防御、形象和修正率的关系,将在讨论误解的一章里得到阐发,误解图示也是本书的目标。再下来是对勃朗宁一首诗《查尔德·罗兰走向幽秘高塔》的全方位阅读,以阐明这一误读图示的用法。在本书最后部分,以这个图示作为我们的向导,考察了从弥尔顿一直到当今许多影响的变体。
本书最后部分,从分析弥尔顿的引...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8元 / 213页
9787201051796
标签: 美国 哲学 文學批評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本书前五章主要探讨误解、或强有力的“误读”理沦与技巧。后六章集中在读解的例子上: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斯、沃沦、爱蒙斯、阿西伯雷等的诗歌。在前一部分,为了寻求误读的图示,我作了一次追溯文学起源的远航。从诗歌起源和诗的最近几个阶段之间密切的联结起始,这次航行首先回到文学传统如何形成的过程,接着回到“原始的教导场景”过程的种种根由,最后回到对延迟的沉思。这一沉思集中在影响之上,作为对阅读/误读行为六重防御比喻的影响。接下来,比喻、防御、形象和修正率的关系,将在讨论误解的一章里得到阐发,误解图示也是本书的目标。再下来是对勃朗宁一首诗《查尔德·罗兰走向幽秘高塔》的全方位阅读,以阐明这一误读图示的用法。在本书最后部分,以这个图示作为我们的向导,考察了从弥尔顿一直到当今许多影响的变体。
本书最后部分,从分析弥尔顿的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