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瓶子的精灵
新星出版社(2024-1)
128元 / 0页
9787513352598
在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科学发现撼动了中世纪确凿无疑的权威,代表上帝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当众砍下头颅。人类得以立足于世界的那些确定性,消失了。精灵逃出了瓶子——如果人不再是神的孩子、神授君权之下的子民,那么何为人?“我”又是谁?本书回顾的,正是这段大概从十六世纪开始的、人类追寻自我的历史。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这部关于“我”的哲学史,被视作西方现代哲学的开端。四百年来,不同生存背景下的思想家得出五花八门的论断——人是机器,人具有自由意志,人因个性而存在,人是艺术家——直到尼采尖锐地指出“上帝之死”。然而,精灵逃出瓶子的后果才刚刚凸显。此后,萨特将人类扶上神的宝座,带来一系列现实问题;海德格尔将人类推离世界中心,“诗意的栖居”;到福柯的时代,人类“如同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般被抹去,但是对于“何为人”的问题,答案依然是模糊的,...
作者介绍
戈尔·格罗特1954年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哲学家,拉德堡德大学哲学与文学专业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文化哲学和哲学人类学。在《新鹿特丹商报》《忠诚报》等媒体设有专栏,以哲学视角探讨公共话题,对热门哲学、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著有《精致的萨特》《四位令人不安的哲学家》《最幸福的幻想》《Photoshop时代的柏拉图》等。
张佳琛
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荷兰语专业教师,研究方向为荷兰研究、国际传播。出版专著《荷兰国家语言能力研究》,教材《荷兰语讲中国文化》,译著《宇宙的秘密:从粒子到万物》《身体的秘密:从细胞到不可思议的你》《怪兽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