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孤独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5)
78元 / 259页
9787532796052
※ 耶茨最负盛名的短篇集,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在国内受到许多读者喜爱。
※ 戳破人生最大的真相:孤独。“孤独”是耶茨的人生底色,也被他变成了这本小说集的底色。 “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 经典书名:《纽约时报》评价这本书仅靠标题“就能在整整一代读者中很快地获得赞同与共鸣”。
※ 失意者的代言人:读《十一种孤独》最大的感受是,明明打开的是别人的生活创口,自己却跟着受了伤。但挫折与失败是人生常态,书里有一句“顺其自然,体面地接受,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成了他的一种生活风格”,即便是失意的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体面和尊严。
“我笔下的人物都在自己已知与未知的局限内,风风火火地想要做到最好,做那些忍不住要做的事,可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失败,因为他们忍不住要做回自己原本的样子。” ...
作者介绍
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2.3—1992.11.7),美国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生于大萧条时代,幼时父母离异,成年后染上肺炎,两度结婚又两度离婚,甚至一度精神濒临崩溃入院治疗,1992年死于肺气肿及并发症。
尽管1961年,其长篇首作《革命之路》发表后一炮而红,与《第22条军规》一同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次年其首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获《纽约时报》好评,但耶茨逐渐被文学界“遗忘”,到去世后才逐渐受到重视。
耶茨著有长篇小说7部,短篇小说集2部。他曾说“我对成功的人士不太感兴趣,我想我对失败更感兴趣”。他的作品把目光聚焦在那些生活中的普通人和失意者,描摹他们的内心焦虑、孤独等情绪,在一代读者中获得深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