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三个火枪手  经典●致敬

(法)大仲马/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6-1)
19.5元 / 606页
9787540204457
标签: 大仲马  法国  小说  外国文学  三个火枪手  外国名著 

故事以17世纪法国路易十三时期为历史背景,叙述了主角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为完成皇家使命,以谋求与邻国英国之间的和平所发生的冒险历程。是一个家喻产晓、脍炙人口的侠义英雄故事。 达达尼昂是个17世纪法国典型的年轻好胜的世家子弟。他出生于加斯科尼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为了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即成为一名英勇的火枪手,他怀揣父亲给他的介绍信,骑着一匹黄色瘦马,来到巴黎拜见父亲的老相识特雷维尔先生。特雷维尔先生是国王贴身卫队火枪队的队长。达达尼昂跑到火枪队驻地去找他,无意中却因失礼而触怒了三个火枪手——阿托斯、波尔托斯和阿拉米斯。真是不打不相识,一架之后,他们竟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出于共同利益,他们又齐心协力打败了围捕他们的红衣主教的手下并因此而成为莫逆之交。为了维护国王与王后的利益,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经历了种种艰险。 当时的国王路易十三、王后安妮和红衣主教黎塞留三分国权,争权夺利,矛盾重重。国王对达达尼昂几次打败红衣主教部下暗自褒奖,而红衣主教却怀恨在心。黎塞留假托书信寄给王后的旧时情人英国白金汉公爵,要他赶到法国。白金汉公爵对王后情丝未断。王后以钻石肩带相赠以示怀念。主教遂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挑拨,要国王派人组织宫廷舞会,并建议让王后配带国王送给她的那条钻石肩带参加舞会。王后眼见舞会日期逼近,张皇失措,幸得心腹侍女波那舍献计,请达达尼昂帮忙相助。达达尼昂对波那舍一见钟情,慨然应允。为破解黎塞留主教的阴谋,达达尼昂和另外三个火枪手赶往英国,向白金汉公爵索取钻石肩带。经过重重波折,惟有达达尼昂如期抵达,向白金汉公爵说明原委,及时取回钻石肩带,解救了王后的燃眉之急,粉碎了红衣主教的阴谋诡计。 黎塞留恼羞成怒,派人绑架了达达尼昂的情人波那舍。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又为了营救波那舍与黎塞留的手下展开了殊死搏斗。后来波那舍惨遭黎塞留手下心狠手辣的米拉迪(阿托斯的前妻)毒杀。达达尼昂等人也活捉了米拉迪,并将她惩办。黎塞留得知心腹米拉迪遇害——且达达尼昂是主谋,便命亲信罗什福尔将他捉拿。达达尼昂不卑不亢,坦言相陈,明示原委。黎塞留见他视死如归、英勇机智、少年有为,深为感动,非但不予治罪,反而擢升其为火枪队队长。阿托斯、波尔托斯、阿拉米斯三人或回归故里,或娶贵妇人,或做修道士,各有归属。


作者介绍

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