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想象异域  传记●历史

葛兆光
中华书局(2014-1-1)
68元 / 316页
9787101099430
标签: 葛兆光  思想史  历史  东亚  燕行录  明清史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不少是在中国史料中难得看到的。作者在阅读这些史料的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震撼,因为在燕行文献中,“中国”对于李朝朝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异国”,“大清”对于朝鲜文人,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游览胜地。“中国”对于他们来说,既是一个曾经是文明来源的天朝上国,又已经“华夷变态”,充满“膻腥胡臭”的地方。他们在复杂心态下,近距离观看中国,记录下他们感到不寻常的种种现象,又在想象异域悲情的情感驱使下,李代桃僵地为大明王朝招魂,处处搜寻大清帝国的种种怪现状。这似乎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近世东亚以及中国,重看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等问题。


作者介绍

葛兆光,男,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68年上山下乡,1968年,贵州省凯里第一中学毕业。1971年10月至1978年3月在贵州省凯里县砖瓦厂、农药厂、供销社当工人。1978年于当地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毕业。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1984年10月至1992年3月,扬州师范学院(今扬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92年-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94年6-9月,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9月-1998年1月,香港浸会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1月-7月,日本京都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2-9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10-11月,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担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Advanced Humanistic Studies,简称IAHS)院长。兼任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兼职教授。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领导小组成员,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古文献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聘教授或研究员、学术顾问。
已出版作品:
《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台北东华书局,1988; 韩文本,韩国汉城东文选书店,1990;本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1988)、第一届“长江读书奖”(2000)、第一届Princeton Global Scholar(2009)、第三届 Paju Book Award(韩国,2014)、第26届“亚洲·太平洋”大奖(日本,2014)等)
《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台北东华书局,1988; 日本东京东方书店,1993;韩文本,韩国汉城东文选书店,1993)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香港中华书局.1989;修订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想像力的世界--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
《中国经典十种》(香港中华书局 1993;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6;韩文本 韩国釜山,中文出版社,1996)
《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增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葛兆光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中国经典十种》(香港中华书局,199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中华书局,2008)
《域外中国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台湾三民书局,2005;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012)
《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香港商务印书馆,2003)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
《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西潮又东风: 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001、2009、2013;本书于2015年获第三届“思勉原创奖”)
《古代中国的历史、思想与宗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香港三联书店,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三联书店,2005)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续编》(三联书店,2012)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年2月;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3月)
《中国再考 : その領域・民族・文化》(宅兹中国改订版)(日本,岩波书店,2014)
《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宅兹中国、中国再考重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
《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中华书局,2014年3月。
《交錯的東亞宗教》(台湾中研院史語所,2015)
随笔集、读书笔记:
《门外谈禅》(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佛影道踪》(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
《考槃在涧》(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并不遥远的历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走进清华》(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在异乡听雨看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无风周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看澜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本无畛域:书评七篇》(海豚出版社2010)
《穿行书林断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且借纸遁:读书日记选 1994—201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合著:
《晚唐风韵:杜牧与李商隐》(与戴燕合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004)
《古代诗文要籍详解》(与金开诚合作,北京出版社,1988;中华书局,2005、2012)
《智术无涯:城市新语》(与周振鹤、张隆溪合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八方风来:复旦文史讲堂之一》(中华书局,2008)
评注与解释:
《中国古典诗歌基本文库·唐诗卷》(葛兆光注解,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修订本《唐诗选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2004;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古文观止》(葛兆光 题解、戴燕 注解,中华书局,2008)
《丰子恺护生画集选》(葛兆光 选评,中华书局,1999;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明鏡與風幡:<六祖壇經>》(李志清绘、葛兆光导读,大块, 2013)
主编:
《国际汉学提要著作》(李学勤 主编、葛兆光 程钢 副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论文选》(葛兆光 选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清华汉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译著:
《通向禅学之道》(日本铃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祖堂集》(葛兆光 释译,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