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知日·好吃不过拉面  传记●历史

茶乌龙
中信出版社(2018-8-1)
59.8元 / 176页
9787508689937
标签: 未知  0.日本文化  *北京·中信出版社*  @AV之知日  Food  未入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ZHIJAPAN」第53弹《知日•好吃不过拉面》特集!
若论起日本的国民美食,拉面绝对是名目在列。驰骋于光怪陆离、无所谓昼夜的城市中心,你会在曲折狭窄的街道中无意间与一家不起眼的拉面馆相遇。推开拉门,掀开暖帘,一声热情干脆的“欢迎光临”将你带进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暖黄的灯光下,颇为拥挤的行列座位间,是聚集一处只顾得低头酣畅淋漓的上班族。汤头沸腾,肉菜丰足,此时此地,一碗拉面成了偌大都市里最治愈的力量;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车站,你会在无数脚步踩出的无数条路径尽头找到一个流动的拉面屋台。人们或许因为没有时间,只能站立着迅速吃完并离开。但屋台主人却从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松懈。从汤头到配菜,即使是在离开与到达的间隙,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一份简单却用心的醍醐之味;漫步于偏远静谧的乡村,你会在古色古香的街头巷尾发现一家有年头的家庭拉面店。店里或许只有年老的夫妇两人在苦苦经营,但手起刀落,细细的面条沐浴在看似清淡却口感丰富的高汤中,几十年对于手作的坚持,只为能够为远道而来的你呈现最完美的一碗。
发展到今天,拉面已经不再单纯是简单的食物,它更像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了历史、饮食、文化的精神符号。汤、面、配菜,似乎也变成了整个日本社会的缩影——舶来,吸收,传承,创新。中规中矩的外表下,是如汹涌波涛般,让人惊喜的丰富多彩。
了解一个国家的角度和方式有很多,但这一本书,我们要从一种食物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文化,是为大胆的尝试。在这一本书中,我们与拉面职人一同探讨让拉面美味的奥秘;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将寻找日本各地不容错过的特色拉面食谱;在这一本书中,我们将获取让拉面传播至世界的文化与商业思想。你可以将这本书当成一次科普,也可以当成一本视觉上的美食图鉴,也可以当成一份拉面地图。但我们仍然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最后帮助你从一个简单、触手可及的角度获取一份对于日本不一样的思考与认识。


作者介绍

受访人
工藤智
株式会社力之源营业企划部部长,有着一风堂海外店多年工作经验。第一家一风堂于1985 年由河原成美在福冈市中央区大名创立。一风堂不仅在日本本地开设了众多分店,在世界范围内也开设了一百多家分店。但是与一般的连锁店不同的是,一风堂每一家的店面装修都稍有不同,尤其是海外店铺,会根据当地的地方特色,对经营方针和空间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饭野敏彦
现东池袋大胜轩继承人、主理人。大胜轩由被称为“蘸面之父”“拉面之神”的山岸一雄创立于1961年,其招牌特制蘸面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大胜轩也成为人气拉面店。
斋藤一将
鸣龙店长。新宿料理师专门学校毕业后,曾就职于东京都内某酒店的中华料理店。怀着“拥有自己餐厅”的理想,29 岁时开始学习制面。之后先后担任某拉面店东京表参道和香港分店的厨师长,归国后独立。2012 年5 月在东京大冢创立创作面工坊鸣龙。作为店长每天早上亲自制面,并耗费9个小时制作汤底。经过不懈努力,鸣龙成为拉面界的人气店铺,并于2017、2018 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米其林指南东京》一星餐厅。
小川宽人
从事于新横滨拉面博物馆营业战略事业部,主要负责馆内的活动提案、采访对接以及相应的公关活动。新横滨拉面博物馆,是一家以拉面为主题而开设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位于JR 新横滨车站旁,徒步5 分钟即可到达。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拉面的历史、各时期不同的拉面种类,还能一站式品尝来自日本各地的著名拉面。
小川宽人
从事于新横滨拉面博物馆营业战略事业部,主要负责馆内的活动提案、采访对接以及相应的公关活动。新横滨拉面博物馆,是一家以拉面为主题而开设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位于JR 新横滨车站旁,徒步5 分钟即可到达。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拉面的历史、
各时期不同的拉面种类,还能一站式品尝来自日本各地的著名拉面。
筱原贤次
Marubun 专务代表,Marubun是1891 年创立于九州佐贺县的有田烧商社。一直以来以来致力于有田烧的推广和创新,商社麾下有“DanieDayasueStyle”“ZEPHYR”“究极的拉面食器”等多个产品系列。
清野烈
马子禄牛肉面日本店店长,大学时代在北京度过。因归国后久久不能忘记在中国吃过的兰州拉面,又苦于在日本吃不到,便有了自己开一家兰州拉面店的想法。一开始自己尝试制作,但由于缺乏拉面技巧和药膳配方难以成功,而后选择去中国兰州修行。在当地品尝过几十家店之后,决定了要去最美味的马子禄学习的想法。起初遭到拒绝,但其多次到访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店主,得以学到包括拉面、做汤、辣油在内的全部技术,最终成功在日本开店。
荻野NAO 之
1975 年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名古屋大学理学部,NPO 日中写真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以“蒙古人种文化圈的生活”为拍摄主题,采用纪实艺术的形式,记录人物“美的瞬间”。2008 年全世界同步发行写真集A Geisha's Journey,同年10 月作为日本代表参加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际写真节Tashkentale2008。其作品曾在故宫摄影展《2008 中国》展出。
Regulars撰稿人
彼得猫(彭永坚)
从佛山、东京、广州到上海,一直生活在外,洞察力属于AB 型。《周末画报》前全国创意总监,南方电影论坛、广州书墟发起人,于2009年创办彼得猫• 古本店。
田园
1965 年生,诗人、翻译家、日本文学博士。城西国际大学教授,出版有诗集、文学专著和译著二十多种。
特别鸣谢
新横滨拉面博物馆、一风堂、大胜轩、鸣龙、M a r u b u n 、马子禄、工藤智、饭野敏彦、斋藤一将、小川宽人、莎拉·冈萨雷斯、清野烈、筱原贤次、荻野N A O 之、长嶋R I K A K O 、原口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