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大刊名家名作错别字例析 人文●社科
刘配书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06)
28元 / 386页
9787801395252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经学与小学并重的。读经为的是经世济国,而文字、音韵、训诂这样的小学,其目的是为了读经。今天的读者当然不用再读经,然而文字仍然是人们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汉字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文字,即使是大报大刊、名家名作,总免不了错别字的发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曾经为消除这种现象做出很大的努力。今天,刘配书先生的这部著作甘为大报大刊、名家名作的啄木鸟,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尤具重大意义。
本书是著名编辑刘配书先生二十年余年心血的结晶,几乎将当今所有大报大刊和名家“一网打尽”,收集了大量传播范围广、覆盖面宽的常见常用错别字。加上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的辨析,这部书不单在用字纠错方面是一部好书,而且会在读者的语文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06)
28元 / 386页
9787801395252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经学与小学并重的。读经为的是经世济国,而文字、音韵、训诂这样的小学,其目的是为了读经。今天的读者当然不用再读经,然而文字仍然是人们表达、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汉字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文字,即使是大报大刊、名家名作,总免不了错别字的发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就曾经为消除这种现象做出很大的努力。今天,刘配书先生的这部著作甘为大报大刊、名家名作的啄木鸟,在“无错不成书”的今天,尤具重大意义。
本书是著名编辑刘配书先生二十年余年心血的结晶,几乎将当今所有大报大刊和名家“一网打尽”,收集了大量传播范围广、覆盖面宽的常见常用错别字。加上从“音”、“形”、“义”三个方面的辨析,这部书不单在用字纠错方面是一部好书,而且会在读者的语文学习中发挥重大作用。
作者介绍
正:哈密瓜hā mì guā误:哈蜜瓜hā mì guā
错例:
①侍者们把南国佛手、芒果、北疆哈蜜瓜、紫葡萄等珍果异香陈放在雕花长案上。李传弟、梁泉《孟良崮》(《中国作家》1996年第6期第4页)
②他刚想爬起来,那人骂着粗话又踢了他一脚,他在再次倒下的一瞬,瞥见水果店的哈蜜瓜架上斜斜摆着一把用来切瓜的刀。何立伟《谁是凶手》(《收获》1995年第2期第75页)
③哈蜜瓜,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一杯哈蜜瓜汁的热量大约只有四十卡路里,脂肪含量不到一克。恰然《减肥美食》(《文汇报》 1998年7月3日第11版)
辨析:
哈密瓜是一种甜瓜,盛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因为这种瓜像蜜一样甜,就写成甜蜜蜜的“蜜”,是写别字的原因。应当记住“哈密”是一个专用地名,义符是“山”不是“虫”
正:海拔hǎi bá
误:海拔hǎi bō
错例:
上昆仑深处玉石矿采访,海拨4500米,骑着毛驴上山,两边峭壁深渊,稍一不慎,就会葬身河谷。
王蓓《居贫安乐自知》(《中国记者》1992年第2期第30页)辨析:
以平均海水面作标准的高度叫做海拔,亦称拔海。因为形近而写作“海拨”,就不通了。“拨”读bō,表示拨动、拨弄,和“拔”意思不同。
正:海参崴hǎi shēn wǎi
误:海参威hǎi shēn wēi
错例:
①不知俄式大菜是怎样的排场,但在我们赴俄罗斯旅游的海参威阿莫尔饭店里,招待我们的食品却是极为简略的。毕淑敏《在阿莫尔湾请愿》(《南方周末》1997年6月27日第13版)
②由亲戚培养即将大学毕业的姐姐因谈论乌苏里江及海参威归宿问题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农场劳动改造。唐朝《〈白雪〉印证生命》(《文摘报》 1996年9月19日第8版)
辨析:
“崴”,音wǎi,指山、水弯曲的地方,用于地名。海参崴是一个专用地名,位于绥芬河口海湾东岸,本为古渤海国率宾府地,金时属恤品路,清代为宁古塔副都统辖地,1860年被沙俄占据,更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不少人不认识这个“崴”字,想当然地念半截,变成wēi,然后进一步写作“威”,大白字就这样产生了。
正:含混hán hùn
误:含浑hán hún
错例:
文老师的话听不清是赞赏还是惋惜,他说什么都是含浑不清的。
王彪《残红》(《上海文学》1995年第6期第37页)
辨析:
“混”有两读。读hún时,意为浑浊;糊涂。此时可与“浑”通用。如混蛋、混水摸鱼,也可以写作浑蛋、浑水摸鱼。读hùn时,意为搀杂;蒙混;苟且地生活;胡乱。此时,不能与“浑”通用。“含混”中的混,念去声hùn,“含混”作模糊、不明确解释,不能写成“含浑”。
正:寒暄hán xuān
误:寒喧hán xuān
错例:
①毕贵山举止谦和,一副书生之气,稍事寒喧,话题自然转到诊治神经性皮炎上来。魏水平《自有克顽除病人》(《科技日报》1995年6月28日第2版)
②一阵寒喧过后,董先生对我们道:今天他要献的手艺,既不是闻名遐迩的西餐大菜,也不是名贯古今的中餐菜肴,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自家平安饭――董氏杂烩莱。王呈、程旗《名家原本是“高厨”》(《中国食品》1993年第10期第20页)
③马大脚走后不到一个钟头,胡主任夫妇就回来了。大家围上去寒喧了几句,都没有问他的病。刘醒龙《去年》(《人民文学)1994年第10期第55页)
辨析:
“暄”,日字旁作义符,意为(太阳)温暖,与字又相对应的“寒”组成“寒暄”,为见面时谈说问寒问暖之类的应酬话。“喧”则为声音大而嘈杂。常用的词如“喧哗”。“寒喧”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天气寒冷了就大声喧哗?
正:喊道hǎn dào
误:喊到hǎn dào
锗例:
“谁是船长?叫船长上舵楼来商量,这么多人怎么安排!”他从舵楼里探出身来,冲黑压压的登船者喊到。曲波《一网捞回85个偷渡客》(《中国青年》1996年第6期第27页)
辨析:
“道”,即说。“喊道”就是可着嗓子大声说。例中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喊到”一词也可以用。如挨着喊几个人的名字,则可以说是“喊到”张三了、“喊到”李四了。但用在本例句中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