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非人的诗学  中国●文学

周理农
金城出版社(2014-7)
39.8元 / 0页
9787515510972
标签: 诗歌理论  诗歌  周理农  保羅·策蘭  Celan,Paul  M 

诗歌中主权话语的声音,从未受到世界的邀请,它也丝毫不欠人类,而这就是人类自我奠基的言论。缺少这样的言论,诗就只不过是一个还未打开的语言的皱折,或者说,它像一只未充气的气球,还处在一个不可观察的位置上。
诗歌终究表达出的是按照真实本身来生活的意愿,但我们只能让词语去过那种生活,是吧?诗歌作为一种被言说的生活,那就是词语的机会:“用一只从未露面的手,扑灭火灾,扶起/太阳,重建情人。无物宣告这一如此强悍的存在”(《闪电的胜利》)。
最终,这个世界到底能从诗人那里得到什么?——它要求诗人看到的世界因他的眼光而得救,这就是夏尔说诗人是一个“绝对的职业”的原因。如果在人类灾难之地旁边必有一个凯旋之地,那么在今天这个一切东西都遭到贬值的世界里,上帝、人与事物将会怎样显露出它们的“最后一手”?


编辑推荐:
夜色不能废止之处。仅有代词名称之人。有物出现,没有被思想触摸过的,追随了晚来的嘴。盲目的词是更盲目的物的灵知,它坚持把手的动作看做是使自己摆渡出去的一个渡口,在有着不同代词名称的人的手上传递、传递、传递……这里有着一个人性的先验缺口,在这里,一个概念的经历变成了人的冒险:对人的救赎首先是概念的冒险,然后这种冒险变成对概念的救赎,因此在诗歌里贯通的东西,在哲学那里就变成了焦虑。如果哲学终究是从这个世界中辨认出一个天命,那么诗歌则在这个天命中自我赦免。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