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陈独秀全传  人文●社科

唐宝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7-1)
128元 / 889页
9787509747698
标签: 传记  陈独秀  历史  中共党史  中国近代史  唐宝林 

【《陈独秀全传》沙龙读者征集活动】
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陈独秀,一生跌宕起伏,与共产国际、中国托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关系极为复杂多变。日前此传得以“丝毫无损”出版。藉此良机,相约陈铁健,唐宝林,雷颐,王奇生,杨琥, 8月12日共聚漫谈陈独秀及陈独秀研究的曲折历程。在本页发表评论,即有机会受邀参加本次沙龙(地点:北京)。我们将会在8月10日确定参加沙龙的读者(5—10名),并发豆邮通知读者参加沙龙。
【内容简介】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以及中共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在中国曾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1929年,他因转向托派而被开除出党,之后又被扣上多项罪名;与此同时,他与共产国际、中国托派、民主党派和国民党的关系也极为复杂多变。因此,对于他的是非功过及历史评价,长 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其中不乏混乱与不公。本书作者毕三十年之功,呕心沥血,利用迄今最全最真的第一手原始秘档,承扬前人研究成果,详细梳理陈独秀跌宕起伏的一生,首次全面展现了陈独秀的历史真相及其伟人风采。
本书是陈独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回答了人们关于陈独秀的种种问题和疑惑,也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
本书充分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珍贵秘档,详尽梳理了陈独秀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并展现了他与国共两党、与中国革命复杂纠结的历史关系。主要内容包括:一、家世、早年经历及感情生活;二、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在任中共领导人期间的贡献与错误及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三、与托派的关系相关主张和活动;四、与国民党的关系;五、文字学等纯学术研究。
关于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的主张、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对大革命失败所应承担的责任,书中都有充分的讨论,并做出了实事求是的评判,既不栽赃,也不开脱。有关陈独秀后期与托派结合的问题,限于资料,国内学界研究不足,本书则以较多篇幅,对这个问题做了清晰的梳理;可以说是陈独秀与托派资料最详实、论述最全面因而也最具学术水准的著述。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总体来说,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是一部关于陈独秀研究的颇具分量的学术研究之作。
【编辑荐语】
本书是中国陈独秀问题研究专家唐宝林先生耗费半生心血,精心写就的学术精品。该书在香港出版以后,赢得读者的充分肯定。
陈独秀是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代史绕不过去的人物,南陈北李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大功臣;在他任总书记时遭遇大革命的失败,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来成了托派,又同国民党进行了不屈的斗争,直至病逝于贫病交加。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都是对历史极大的不尊重。而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大量第一手资料,描述了一个真实的陈独秀。
【精彩摘录】
“民主是自古代希腊罗马以至今天、明天、后天,每个时代的旗帜。斯大林的一切罪恶,都是凭着秘密的政治警察大权,党外无党,党内无派,不容许思想、出版、罢工、选举之自由,这一大串反民主的独裁制而发生的。如果认为无产阶级政权不需要民主,这一观点将误尽天下后世。”
“是独裁制度产生了斯大林,而不是有了斯大林才产生独裁。”
“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只是闭起眼睛反对斯大林,将永远没有觉悟,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 ——陈独秀
若摈弃党派偏见,不以成败论英雄,应该承认: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家、革命家和改革者。他为了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抛弃了富裕的家产、高官厚禄和大学教授的地位,选择了一条坎坷的人生之路,并且受尽艰险、屈辱、打击、污蔑、牢狱之灾而不悔。 ——唐宝林


作者介绍

唐宝林,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陈独秀研究会执行会长及该会会刊《陈独秀研究动态》主编,长期致力于陈独秀研究和“正名”工作。出版有《陈独秀传》、《宋庆龄传》(主笔)、《中国托派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主编、主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