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中国1968 中国●文学
李向东
解放军出版社(1999-01)
14.6元 / 396页
9787506535199
标签: 历史 政治 毛泽东 list 上山下乡 文革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燕子报春
千古荒原上的“北京庄”·胡耀邦说:茅草棚只能三岁,不
能万岁·解决粮食问题·燕子报春·从董嘉庚到董加耕.
“特别的姑娘”来到窦家桥·马寅初大声惊叹:不得了!·飞向
雁窝岛·几百万中学生何去何从.毛泽东发出号令
第二章 挺 进
第一支队伍·“北京五十五”·南京的燕子飞到了鄂托克
·1968年12日 ”
一,12月21日,一个漆黑寒冷而又热闹喧腾的冬夜。
不让下的硬要下·六口之家走了四口·不想下的也得下·两
个心酸的故事
第三章 磨 炼
在杨武兵站的一场误会·和苏联一江之隔·“我要回上
海!”·女孩子的腿泡弯了·难割的麦子·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在大兴安岭打山火
第四章 求学之梦
大学之门砰然关闭·大学之门悄然打开·八仙过海·强
者落马·周晓红大胆唱了一声反调·一块石头伤了一大片人
播然醒悟
第五章 扎根和拔根
老工人的“绝招”·爸爸,我不同意你这拔根教育·真的
要扎根?·典型的苦衷·典型的堕落
第六章 要把孩子们安置好
陌生的农村·睡在一口棺材下面·安置费不翼而飞
“领袖像事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李庆霖告状·姗姗出台
的知青政策
第七章 魂系荒原
他们过早地消失了·“两不怕”精神·火中凤凰·雨中凋
零的花朵·悲壮的一幕
第八章 典型们
蔡立坚百感交集·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小燕的“忧国忧
民”意识·跟好人在一起·黑土地上的“白毛女”
第九章 黑土地:辉煌的兵团史
开发建三江的有功之臣·打仗为主,还是打粮为主?·无
处不在的大批判 亮私亮出来的积极分子·有家难回·兵团
里的现役军人·小包的两块“敲门砖”——知青与现役军人的
关系之一·“三个志愿你都给我报复旦!”——知青与现役军
人的关系之二·“你是首长的什么亲戚?”——知青与现役军
人的关系之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知青与转业官兵的
友谊之一“我们家不怕传染”——知青与转业官兵的友谊之
二·兵团的结局
第十章 绿草原:蒙古包内外
走进锡林郭勒 虱子的故事·最可信赖的朋友·奇特的
解手方式·可爱的牛粪·在暴风雪中
第十一章 黄土高原:到革命圣地干革命
走进圣地·窑洞里住进了北京娃·老资格的放羊汉·饿
着肚子咋搞阶级斗争·安贫乐命的陕北老乡·寄希望于下一
代·勇敢的饥饿者
第十二章 红土壤: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幕
西双版纳:决不仅仅是个种植橡胶的地方.独身穿越原
始森林的姑娘·京沪渝昆四地知青的恩恩怨怨·负重的探亲
·上海女知青死于医疗事故·累积成山的问题·1978年11
月景洪农场开始罢工·1978年12月昆明火车站上剑拔弩张
·1978年12月末赵凡飞往昆明·1979年1月勐定农场千人
绝食·知青大返城
第十三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两个境遇悬殊的女知青·茅春:这一辈子心灵都不会安
宁·张志香:退休了还得回哈尔滨去!·过去是父母替咱们担
忧,现在咱们替子女担忧·孙英:留场知青的老大姐·张春
娟:黑土地上的劳动英雄
第十四章 牵肠挂肚一片情
刘红英:还在思念那片橡胶林·小雨:在上海打工的外省
人·雁莎:搅乱了宁静的心绪·陈兴桥圆梦·跪拜父老乡亲
·他们仍然是农场职工眼里的“宠儿”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解放军出版社(1999-01)
14.6元 / 396页
9787506535199
标签: 历史 政治 毛泽东 list 上山下乡 文革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燕子报春
千古荒原上的“北京庄”·胡耀邦说:茅草棚只能三岁,不
能万岁·解决粮食问题·燕子报春·从董嘉庚到董加耕.
“特别的姑娘”来到窦家桥·马寅初大声惊叹:不得了!·飞向
雁窝岛·几百万中学生何去何从.毛泽东发出号令
第二章 挺 进
第一支队伍·“北京五十五”·南京的燕子飞到了鄂托克
·1968年12日 ”
一,12月21日,一个漆黑寒冷而又热闹喧腾的冬夜。
不让下的硬要下·六口之家走了四口·不想下的也得下·两
个心酸的故事
第三章 磨 炼
在杨武兵站的一场误会·和苏联一江之隔·“我要回上
海!”·女孩子的腿泡弯了·难割的麦子·上什么山唱什么歌
·在大兴安岭打山火
第四章 求学之梦
大学之门砰然关闭·大学之门悄然打开·八仙过海·强
者落马·周晓红大胆唱了一声反调·一块石头伤了一大片人
播然醒悟
第五章 扎根和拔根
老工人的“绝招”·爸爸,我不同意你这拔根教育·真的
要扎根?·典型的苦衷·典型的堕落
第六章 要把孩子们安置好
陌生的农村·睡在一口棺材下面·安置费不翼而飞
“领袖像事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李庆霖告状·姗姗出台
的知青政策
第七章 魂系荒原
他们过早地消失了·“两不怕”精神·火中凤凰·雨中凋
零的花朵·悲壮的一幕
第八章 典型们
蔡立坚百感交集·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小燕的“忧国忧
民”意识·跟好人在一起·黑土地上的“白毛女”
第九章 黑土地:辉煌的兵团史
开发建三江的有功之臣·打仗为主,还是打粮为主?·无
处不在的大批判 亮私亮出来的积极分子·有家难回·兵团
里的现役军人·小包的两块“敲门砖”——知青与现役军人的
关系之一·“三个志愿你都给我报复旦!”——知青与现役军
人的关系之二·“你是首长的什么亲戚?”——知青与现役军
人的关系之三·“我最佩服的一个人”——知青与转业官兵的
友谊之一“我们家不怕传染”——知青与转业官兵的友谊之
二·兵团的结局
第十章 绿草原:蒙古包内外
走进锡林郭勒 虱子的故事·最可信赖的朋友·奇特的
解手方式·可爱的牛粪·在暴风雪中
第十一章 黄土高原:到革命圣地干革命
走进圣地·窑洞里住进了北京娃·老资格的放羊汉·饿
着肚子咋搞阶级斗争·安贫乐命的陕北老乡·寄希望于下一
代·勇敢的饥饿者
第十二章 红土壤: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幕
西双版纳:决不仅仅是个种植橡胶的地方.独身穿越原
始森林的姑娘·京沪渝昆四地知青的恩恩怨怨·负重的探亲
·上海女知青死于医疗事故·累积成山的问题·1978年11
月景洪农场开始罢工·1978年12月昆明火车站上剑拔弩张
·1978年12月末赵凡飞往昆明·1979年1月勐定农场千人
绝食·知青大返城
第十三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两个境遇悬殊的女知青·茅春:这一辈子心灵都不会安
宁·张志香:退休了还得回哈尔滨去!·过去是父母替咱们担
忧,现在咱们替子女担忧·孙英:留场知青的老大姐·张春
娟:黑土地上的劳动英雄
第十四章 牵肠挂肚一片情
刘红英:还在思念那片橡胶林·小雨:在上海打工的外省
人·雁莎:搅乱了宁静的心绪·陈兴桥圆梦·跪拜父老乡亲
·他们仍然是农场职工眼里的“宠儿”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王增如北京人。中共党员。大专毕业。1968年参加工作,1982年调中国作家协会,历任秘书,中国现代文学馆馆员,茅盾故居工作人员,作家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作家文摘》编辑部主任、发行部主任,副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