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 传记●历史
杨奎松
新星出版社(2013-6)
38元 / 424页
9787513311458
标签: 历史 杨奎松 中国近代史 政治 民国 中国史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共两党都把谈判视为重要的斗争手段。几乎所有重大矛盾与纷争,都要诉诸于谈判;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针和目的,都要在谈判条件的考虑和变换中表现出来。它甚至远比那些真刀真枪的摩擦和冲突更具复杂性和戏剧性,更惊心动魄。
新星出版社(2013-6)
38元 / 424页
9787513311458
标签: 历史 杨奎松 中国近代史 政治 民国 中国史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共两党都把谈判视为重要的斗争手段。几乎所有重大矛盾与纷争,都要诉诸于谈判;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针和目的,都要在谈判条件的考虑和变换中表现出来。它甚至远比那些真刀真枪的摩擦和冲突更具复杂性和戏剧性,更惊心动魄。
作者介绍
杨奎松,1953年10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去湖北襄樊"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入北京第二机床厂当工人,1976年因"反诗"入狱,1977年平反出狱,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1982年毕业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研究》编辑部编辑,1987年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讲师,1990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2003年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中间地带"的革命》、《西安事变新探》、《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谈往阅今》、《读史求实》、《开卷有疑》等十余种专著,并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上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