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 邱注上元灯彩计划 设计●艺术
作者介绍
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当代艺术院专家,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北京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艺术总监。个展:1997 "逻辑;五个录像装置",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中国北京
1999 "内在元素",精艺轩,加拿大温哥华
2000 "日常接触",东方基金会,澳门
2001 "消失:邱志杰作品展",伊森恩艺廊,美国纽约
2004 "社会肖像",四合院画廊,中国北京
群展:1996 “现象与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中国杭州
1999 “后感性:异形与幻想”,芍药居,中国北京
2002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巴西圣保罗
2003 “我们如何生活”,昆士兰美术馆,澳大利亚
2004 “过去与未来之间”,纽约国际摄影中心、芝加哥大学美术馆,美国
艺术生涯:从美院毕业以后,邱志杰曾经和杨福东等人在三台山住过一段时间,那也成为他艺术评论生涯的开始。“那是段很幸福的日子,大概九三年、九四年的样子,每天读康德读到天亮,然后上南高峰采茶。”在他眼里,做艺术家的前提就应该是个好学的人,没试过的都应该去尝试一下,抑制住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是不可想像的。
1996年,邱志杰在时任油画系主任兼院长助理许江的帮助下,在中国美术学院画廊成功举办《现象与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展》,这个全国最早的影像展也成为他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的第一个展览。邱志杰是有野心的,他希望借此影响中国美术学院,设立当代艺术的专业,让当代艺术“合法化”。时代的进步显然比他想像得更快———2001年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正式成立,这比他预计的整整早了5年。
这此展览之后,邱志杰又相继策划了1999年北京的《后感性:异形与幻想》艺术、2000年上海的《家?———当代艺术提案展》等一系列有影响的展览。每个展览的出现都是为了反对艺术界的某种极端现象,策展成了他表达学术意图的一种方式。
艺术观点:“只有傻瓜才会不断用脑子证明自己是个傻子。”邱志杰说道,“当代艺术与现实联系中,更多的是用脑子来表明比别人聪明,比观众聪明。比如一个雕塑展,耍把戏的人就用白板当雕塑,来出人意料。艺术上只当他人智慧的搬运工,没有自己用心地加工,是对智慧的侮辱。”
“很多人都说有市场才有艺术,实际上我认为有不满才有艺术。今天这一代艺术家如果不能弥合对黄宾虹的爱和对达•芬奇的爱,那么我们这一代艺术家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在的策展人根本不用愁展览的机会,在艺术区域运动时代,随之而来的是独立策展人不再和真正的艺术家共生。于是今天的艺术就完完全全成了抢钱运动,我们要提防表面上的、利用大家道德感来做的艺术。”他解释说。
“实验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而不是当代艺术。艺术应该是被假设成有一种断裂,有着全新的叙述方式上的革命。当年达•芬奇所做的艺术就是他那个年代的实验艺术。”邱志杰说道。
个展介绍:2009年2月15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隆重推出了中国艺术家邱志杰的大型个展《破冰:南京长江大桥计划之三》。此次个展规模宏大,20多件装置作品,30多幅水墨作品布满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整个大展厅,内容涉及到政治、权利、工业、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高度的人文精神探索了人类在现代化、工业化的大环境中的生存苦难。作品材料选择广泛,铁板,水泥,农作物,有机玻璃,雕刻字等在作品中运用自如,从微小的日常农家物品到大型的工业用机器,在作者独特的艺术语言中被生动自然的融合到一个统一的现场中,给新年后的观众带来了难得而丰盛的视觉盛宴。据UCCA首席策展人郭晓彦介绍这此展览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继《’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占卜者之屋: 黄永砅回顾展》、《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和《迪奥与中国艺术家》等影响重大的大型展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巨型项目。
邱志杰从2006年开始进行的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的调查和干预,是中国艺术界近年来最宏大的艺术和社会实验计划。通过对这座新中国政治图谱中的图腾式建筑及其相关事件的深入考察,艺术家全面反思了革命、民族主义、现代化道路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大量震撼人心的总体艺术随之全面展开。
此次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破冰:南京长江大桥计划之三》展览,聚焦于宏大的现代化计划和强大的国家意志对于个人生活而言内在的荒诞性。邱志杰将丰功伟业的营建者的狂想视为面临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而将胜利归诸于“植物的等待”。在这个隐喻性的结构中,民族国家的强悍的现代性计划犹如在冰原上艰难行进的破冰船,裹挟和统制所有的个人。而个人的生命力从现代化的废墟中破土而出,犹如耐心的植物的卷土重来,这将是一场更加艰难的破冰。对于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的世界和后奥运时代的北京,这样的质疑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