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好LOGO 如何想?如何做?  设计●艺术

大衛·艾瑞 David Airey
原點出版Uni-Books(2015-10-15)
85.36元 / 0页
9789865657581
标签: LOGO  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  平面设计  字体设计 

.小到個人、大到公司,一定要知道的品牌識別設計必修課
.徹底解剖LOGO設計秘訣,所有需要注意的觀念和技術
.深入平面設計師的職場攻略,精確達到設計和客戶的雙贏策略
.收錄知名設計師成功創作,詳述25個精良品牌可長可久的設計要領
要讓別人快速認識你、記住你,
一定要知道的LOGO設計必修課!
從個人、工作室、公司到城市,都要為自己找出識別!
如何做出令人過眼難忘的LOGO好設計?經得起時代考驗的品牌識別背後有哪些秘密?就連英國女王都會愛上的頂尖創意?怎麼實現大膽前衛的風格,客戶還得埋單?……
Things you should know-LOGO七大設計秘訣
Keep it simple 盡量簡單|Make it relevant 增加關聯性|Incorporate tradition 融入傳統|Aim for distinction 獨樹一幟|Commit to memory 過目不忘|Think small 往小處想|Focus on one thing 聚焦於一個事物上
“A Logoless company is a faceless man.”
沒有商標的公司,就像個沒有臉的人。
地球上每間公司都需要一個LOGO!每一個LOGO都需要一位平面設計師。
《好LOGO,如何好?》收錄知名英國平面設計師大衛.艾瑞(David Airey)部落格中最受歡迎的設計案例,每個都極具啟發性和參考價值。作者在書中分享他專業生涯中的經驗點滴,除了告訴你該怎麼製作一個經得起時代考驗的品牌識別,也詳細解說要如何贏得知名大客戶的青睞,從草圖設計的製作要訣、怎麼激盪出好的視覺商標、如何與客戶溝通簽約,到該怎麼讓客戶點頭接受你的大膽創意……包山包海的巨細靡遺寫法,絕對是每位設計工作者職場上必備的設計良方。
書中收錄了許多經典的成功LOGO創意,包括 Kellog’s(家樂氏)、TIME(時代雜誌)、FedEx(聯邦快遞)、Yellow Pages(黃頁)……等知名品牌的商標設計,作者更憑著多年實戰經驗歸納出25條見招拆招的「LOGO設計法則」。不管你是希望突破LOGO設計的平面設計師、正需要幫自己定位的創意工作室,或是想幫助公司形象加乘的品牌經理人,本書將告訴關於設計品牌識別的所有訣竅,幫你達成目標,設計出風格獨特的 LOGO識別。
在本書你會學到:
.為何這個LOGO比那個LOGO更能達到效果
.如何進行您自己的圖像設計
.成為傑出設計師的要點
.和客戶合作的最佳作法
.設計出可長可久的經典商標
.25條見招拆招的「LOGO設計法則」
關於LOGO設計的職場實戰Q&A
Q:被別人指控抄襲商標該怎麼辦?
A:當商標律師評估一件侵權是否有可能成立時,最重要的是兩個商標是否用在同一專業領域內。如果不是,則律師可能會告訴你說案子不會成立。如果是,很好,不過律師費可不便宜。
Q:要向客戶提出多少個設計概念才算適當?
A:有時一個就夠了,但常常我需要提給客戶兩、三個選擇。你的客戶怎麼知道在看到喜歡的那個之前,需要幾個設計提案?身為設計師,你自己恐怕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直到開始設計時才知道。
Q:你可以讓客戶改幾次稿?
A:如果你只提供兩個概念,選擇一個後只能修改兩次,但之後效果仍舊不好該怎麼辦?你會就此提供不好的設計,因為客戶並沒有要付你更多改稿費用嗎?絕對不行。在開始就說好數量,你能做的就是限制結果。
Q:你會對客戶的競爭者做多少研究?
A:相當多。每個案子都不一樣,每個客戶在特定市場利基內的競爭情況也不太相同。如果客戶想要在市場上取得優勢,則必有輸家。這聽起來很殘酷,但商場如戰場,你拿了客戶的錢就要想辦法讓他賺更多的錢。
「從事視覺識別設計或想學習怎麼製作的人,將會發現這本書是無價之寶!」


作者介绍

大衛·艾瑞 David Airey
來自北愛爾蘭的平面設計師,從1990年代上了第一堂圖像設計課後,即對品牌識別感到著迷。在英國和美國工作並琢磨技巧之後,他接著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專精於品牌識別設計,因為那是他的熱情所在。艾瑞自2005年開始自行創業以來,在全世界已經累積了一長串的客戶名單,包括黃頁(Yellow Pages™)(加拿大)、佳康(Giacom)(英國)、伯希爾(Berthier Associates)(日本)等等。他還擁有兩個超人氣平面設計部落格:www.davidaiery.com和www.logodesignlove.com。這兩個網站,上萬位設計師固定造訪,每天吸引了數十萬的設計工作族群點閱,每月平均瀏覽人氣超過百萬人次,他們從作者分享他對設計的觀察文字和教學中獲得許多激發創意的靈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