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大家提到的好书
>
“余英時”在 所有
>
“余英時”在 中国●文学
>
“余英時”在 外国●文学
>
“余英時”在 悬疑●科幻
>
“余英時”在 诗歌●诗集
>
“余英時”在 人文●社科
>
“余英時”在 传记●历史
>
“余英時”在 漫画●绘本
>
“余英時”在 经典●致敬
>
“余英時”在 品质●生活
>
“余英時”在 设计●艺术
>
“余英時”在 旅行●世界
>
“余英時”在 心理●心灵
>
“余英時”在 经管●理财
>
“余英時”在 职场●人生
>
“余英時”在 童书●育儿
>
“余英時”在 女生●女人
>
“余英時”在 外语●原版
>
“余英時”在 青春●少年
“余英時” 共找到12本
漢代貿易與擴張
传记●历史
标签:
台版
历史人文
學術
中国
余英时
中国经济史
余英時 / 聯經出版公司 / 2008 / 138.2元 / 0页
本書以漢代的貿易和擴張為中心,全面考察漢代中國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對外關係,在廣泛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中,重新審視了漢朝所面臨的經濟和軍事問題,對厘清諸多近年來的史學熱點問題頗有裨益,對了解中國歷史有非常重...
>详细
/ 豆瓣评分
9.1
東漢生死觀
传记●历史
标签:
神秘主义
社会学
余英時
历史
宗教
余英时
余英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08 / 138.2元 / 205页
本書是英時先生對於東漢民間生死信仰的考察,尤其是以「魂升天,魄入地」為代表的靈魂觀念,並強調中國人並不是等到佛教傳入才產生地獄觀念的。 導言 一、 思想史及其若干問題 二、 方法與目的 三、 材料 第...
>详细
/ 豆瓣评分
8.3
論戴震與章學誠
传记●历史
标签:
的
历史
思想史
余英时
余英時 / 三民書局 / 2016-5 / 84.21元 / 412页
戴震和章學誠是清代中葉學術思想史上的兩個高峰,他們的學術基地在考證,但他們的義理則為整個考證運動指出了一個清楚的方向。不過長久以來,學術即有清代兩百餘年的儒學傳統衹有學術史上的意義,而無思想史可言的偏...
>详细
/ 豆瓣评分
9
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
传记●历史
标签:
上海古籍
歷史
余英時
思想史
史学史
历史
余英时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4-10-1 / 18元 / 109页
《十字路口的中国史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作为美国汉代研究文化团团长写成的同名总结报告,收入了访问活动与讨论日记,以及与主题相关的一篇专论。...
>详细
/ 豆瓣评分
7.8
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传记●历史
标签:
*refresh
@台版
余英時 / 聯經出版 / / 138.2元 / 0页
本書是余英時先生最新發表的史學專題研究,初稿刊於香港《知識份子》季刊1986年冬季號。以範圍而論,本書概括了儒、釋、道三教的發展和社會變遷;以時間而論,它上起中唐,下迄乾嘉之世,差不多涵蓋了一千年的歷...
>详细
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
传记●历史
标签:
余英时
思想史
宗教
历史
经济史
文化史
余英時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2004-7-12 / 112元 / 180页
中國近丗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ISBN:9789570827156,作者:余英時...
>详细
/ 豆瓣评分
8.1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
传记●历史
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文化
余英時
歷史
中国
余英時 / 三民書局 / 93/09/01 / 0元 / 294页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中國的文化危機不斷地隨著時序的流遷而日益加深,至今還看不到脫出危機的跡象。因為在這個混亂的年代裡,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都出現了極其嚴重的文化危機,而這些外面的危機現在又都與中國原...
>详细
/ 豆瓣评分
8.6
朱熹的歷史世界(下)
传记●历史
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思想史
朱熹的历史世界
思想
宋代
余英時 / 允晨 / 2003-5-25 / 200元 / 0页
本書是關於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間互動關係。作者強調,宋代士階層不但是文化主體,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體,並將此一論斷建立在可以客觀檢證的歷史事實上。據此,宋代士大夫的思維結構...
>详细
/ 豆瓣评分
8.2
朱熹的歷史世界(上篇)
传记●历史
标签:
历史
余英时
思想史
宋代
余英時
朱熹的历史世界
余英時 / 允晨 / 2003-5-25 / 200元 / 0页
本書是關於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間互動關係。宋代士大夫的思維結構與行動模式,則在這部研究中佔據軸心地位。作者深入研究朱熹時代的歷史世界,系統而全面地從直接史料中搜尋一切相關的證據...
>详细
/ 豆瓣评分
8.7
东汉生死观
传记●历史
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思想史
秦汉史
文化
社会史
余英时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5 / 25元 / 153页
本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1962年在哈佛的博士论文,由杨联陞先生指导。成书于1987年,在他博士论文修改稿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他1980年代的两篇论文。他运用了文献和考古材料,从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两个角度,介...
>详细
/ 豆瓣评分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