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借”  共找到89本 

  • 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 童书●育儿

    标签: 希酱的绘本  baby  NLB借阅  法国  科普  自然观察 
    瑟伊出版社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3  / 12元  / 320页

    《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套装共10册)》包括:《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狐狸》、《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刺猬》、《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鳄鱼》、《永田爷爷的动物观察日记:蚂蚁》、《永田爷爷的动物... >详细

  • 谁的便便? 童书●育儿

    标签: 3104  2岁  借阅  儿童绘本  澳大利亚  绘本 
    [澳] 本·雷德里奇  /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 2013-9  / 12元  / 28页

    阳光灿烂的一天,小猴子睡得可香了。可是,嗖地一声,一坨便便竟然落在了他的头上!谁的便便?!从那以后,他再也开心不起来了!愤怒的小猴子到处质问动物们,“谁扔的便便?”他气呼呼地嚷道。弗莱首先遇见了体型庞... >详细

  • 没有任何借口1+2 童书●育儿

    标签: 书籍 
    施伟德  /  哈尔滨出版社  / 2013-3  / 29.8元  / 207页

    在美国西点军校里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长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以外,不能多说一个字。 “... >详细

  • 蓝树 童书●育儿

    标签: NLB借阅  Ie.繪本or圖畫書  D夏日炎炎正好眠  e.繪本/圖畫書  日本  繪本/圖畫書 
    (日)中村牧江 著  /  湖北美术出版社  / 2012-2  / 29元  / 32页

    “我”独自走进森林,感到不安。这时我看见了一棵蓝色的树,走近时才发现,原来那是天空。于是“我”变成了小鸟,和小鸟朋友们一起飞翔,它们教会了“我”躲避乌云和大雨的方法。后来又看见一棵蓝色的树,走近发现那... >详细

  • 一只漏洞的水桶 童书●育儿

    标签: 绘本12  周末悦读会  借阅  舒伯特  一本十分有趣的书  动物 
    (荷)英格里德·舒伯特  /  明天出版社  / 2011-7  / 29.8元  / 32页

    《来自伦勃朗和梵高故乡的图画书:一只漏洞的水桶》内容简介:作为名闻遐迩的图画书创作搭档,德裔荷兰儿童文学作家、插画家迪特尔·舒伯特与妻子英格里德·舒伯特对动物世界似乎情有独钟。他们用明净柔和的水彩颜色... >详细  /  豆瓣评分 8

  • 借东西的小人 童书●育儿

    标签: 奇幻  纯真  温暖  小说  英国  儿童文学 
    [英] 玛丽·诺顿  /  译林出版社  / 2016-7  / 28元  / 240页

    明明放在桌子上的小玩意儿,怎么就找不着了?说不定是被地板下的小人“借”走了 哦…… 这些小人用火柴盒做五斗柜,吸墨水纸做地毯,小盖碗做澡盆,人们吃剩的残渣碎屑,够他们吃上好久……但他们得小心别被人发现... >详细  /  豆瓣评分 6.8

  • CSI犯罪现场调查 童书●育儿

    标签: 美国文学  外国文学  借阅  悬疑  推理  CSI 
    -  / 未知  / 2013-1  / 138.95元  / 0页

    《CSI犯罪现场调查:血字迷案》——美国12年来最炙手可热的刑事局系列,热播美剧犯罪现场调查从未播出的离奇案件。最尖端的科学鉴证技术,最顶尖的探案专家,秉承一个共同的信念:“让尸体说话”! 灰石部落酋... >详细  /  豆瓣评分 7.2

  • 對不起借過一下 童书●育儿

    标签: 浪漫 
    水晶  / 三民書局  / 82/03/01  / 0元  / 0页

    「對不起,借過一下!」要借的是:在舉世滔滔,資訊爆炸的年代,各人心靈上的一點空間,來容納書中帶來之感性與理性的清涼。本書為作者近作之散文及評論的合集,散文率從生活小事著墨,筆觸輕靈動人。評論主要針對 ... >详细

  • I Poop 童书●育儿

    标签: 4岁  亲子绘本  借阅 
    Janine Lee/Yun Sam  / Bbird Publishing Co., Ltd.  / 2008  / 0元  / 0页

    ... >详细

  • 黄士陵 童书●育儿

    标签: 借阅  印研  唐存才 
    唐存才  /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 2007-6  / 48元  / 249页

    在晚清印坛中,黟山黄士陵全面继承皖浙二派印学精髓,广收博约,并受赵之谦印学启迪,以敏锐的眼光取法借鉴大量出土的古器物文字,将印外求印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无论其创作成就还是对后世影响,都成为晚清印坛... >详细

 1  2  3  4  5 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