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鲁思·本尼迪克特”  共找到9本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社会学  日本史  文化  商务印书馆  日本研究  日本文化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  商务印书馆  / 2017-1  / 38元  / 372页

    《菊与刀》是二战后期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为美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提供政策依据。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详细  /  豆瓣评分 8.7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人类学  文化  鲁思本尼迪克特  历史 
    鲁思·本尼迪克特  /   / 2017-6  / 39.8元  / 296页

    本书是作者把应美国政府要求,依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通过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的报告,在战后整理出版。作者巧妙以“菊”和“刀”来象征... >详细  /  豆瓣评分 8.2

  • 菊与刀(精装插图版)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菊与刀  日本文学  文化  我想读这本书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荷兰  / 群言出版社  / 2016-5-1  / 39.8元  / 288页

    1944年,作者受美国政府所托,完成一项旨在认清日本民族的课题,并以之为二战后改造日本国家的指导。此书即该项目成果。在本书中,作者在简单叙述日本近代史的基础上,挖掘日本人矛盾性格的根源,并详细阐释日本... >详细  /  豆瓣评分 8.3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  社会学  人类学  日本文化  文化研究  文化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 商务印书馆  / 2012-1  / 25元  / 308页

    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 >详细  /  豆瓣评分 8.4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  日本文化  菊与刀  文化  民族性  社会学 
    鲁思·本尼迪克特  / 华文出版社  / 2005-02-01  / 36元  / 184页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二战之前,... >详细  /  豆瓣评分 7.9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  社会学  文化  文化人类学  本尼迪克特  人类学 
    [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 译林出版社  / 2011-5-18  / 22元  / 271页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 >详细  /  豆瓣评分 8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文化  日本  文化  鲁思·本尼迪克特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 
    鲁思·本尼迪克特  / 武汉出版社  / 2011-3  / 23.8元  / 192页

    《菊与刀》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后来在原报告基础上加上前后两章,即成此书。此书于1946年发表后反响巨大,亦成为日本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因其学术价值和借... >详细  /  豆瓣评分 8.2

  • 菊花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  菊花与刀  日本文化  文化  社会学  人类学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2005-12-1  / 18元  / 205页

    本书是解析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名作。1944年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应美国政府之邀,对日本文化进行研究以便为制定对日政策提供帮助和科学依据。1946年,作者将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出版,便是这... >详细  /  豆瓣评分 8

  • 菊与刀 人文●社科

    标签: 日本  文化  日本文化  社会  菊与刀  社会学 
    鲁思·本尼迪克特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7-10  / 15元  / 236页

    《菊与刀》是本公认的非常出色的著作,尽管是本小册子。对它的评价,我是没什么资格讲的。我们可以把它带进我们的生活。自己感觉80后莫名其妙的从某日开始贴在我们脸上,我们没有经历抗战但从小的爱国教育——印象... >详细  /  豆瓣评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