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开始最好玩的图书漂流玩法

諸眾  传记●历史

高俊宏
遠足(2015-5)
0元 / 304页
9789865787868
标签: 藝術  高俊宏  行動藝術  台灣  艺术  運動 

關於「佔領」命題,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如何以身體行動回應?

「《諸眾》即是在點明藝術家尋它千百度的『東亞諸眾』,在歷史的此刻當下,面臨的是怎麼樣的一種全球新自由主義政經結構的綁縛。」
「高俊宏以一種行走遍歷的方法,構造出這些歷史黯黑處的幽光。」
──龔卓軍

藝術是花,時代是土壤。相同文化圈的創作者,有如同一座花園裡的耕耘者,也是彼此對照的鏡子。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東亞地區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一波波新類型的藝術行動主義的在地發展。這些藝術行動中,某部分也對應著近年台灣社會的轉變。
每個成熟的社會都有自己的發展命運,每個社會的藝術家也難免被他所屬社會的命題所纏繞,等待他自己來拆解、回答――土地的傷痕、歷史記憶、邊緣化的社群、歷史政治的糾葛……藝術家如何介入社會?藝術行動如何形成力量?
本書以近在隔鄰的東京、沖繩、香港、首爾、濟州島、武漢等地的藝術行動,包含日本的市村美佐子(Misako Ichimura)、韓國藝術家金江(Kim Kang)、金潤煥(Kim Youn-hoan)、武漢「我們家青年自治實驗室」、香港「活化廳」及台灣多位藝術家為例,提出第一手觀察與分享。





本書特色
2012年起,作者持續前往日本東京、沖繩、香港、韓國首爾、濟州島、中國武漢地區採訪並考察,觀察整理出在激烈的全球化處境下,同處東亞地區的藝術家們,以身體行動發展出的「佔領」案例,這些例子對東亞日益文創化、商品化的藝術發展趨勢,有著逆向思考的意義。




作者介绍

高俊宏
藝術創作、論述者。1995年起舉辦過多次國內外個展、聯展,並於香港、英國、法國等地駐村,作品亦多次獲台新藝術獎。撰有《BubbleLove》、《家計畫》、《公路計畫》、「群島藝術三面鏡」系列(《諸眾:東亞藝術佔領行動》、《小說:台籍日本兵張正光與我》、《陀螺:創作與讓生》、)等書。近年與蔡明亮導演合作過《郊遊》、《玄奘》等作,目前就讀台南藝術大學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作品關注議題包括歷史、諸眾、空間、生命政治、新自由主義、社群、邊緣、仕紳化、東亞等。進行中的《廢墟影像晶體計畫》及《馬沙》溪洲部落拍攝工作,以身體介入歷史及都市邊緣場景,並以行動、錄像、描繪、書寫等多種手法,讓台灣在新自由主義下的失能空間、失能者的印跡一一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