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诗集 中国●文学
沈从文/张新颖 编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
69元 / 344页
9787559817730
标签: 沈从文 诗歌 诗集 文学 理想国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十多年来,沈从文的作品重新“出土”,却没有一本诗作。
很多人读过《边城》、《湘 行散记》、《从文自传》。
很多人知道沈从文写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动人情书。
却很少有人知道,沈从文还是一位诗人。
还是一个边城少年时,他写了许多诗给一位白脸长身的女孩子。
到了晚年,困于重病,不能做事的孤寂长日里,写诗是他找到的唯一还能做的事。
【内容简介】
沈从文写作之初,诗即重要一体。他做新诗批评,把新诗研究带进大学课堂,撰写系列的新诗论。他主编《大公报•文艺》、《益世报•文学周刊》,对现代诗的推动,格外用力。他与新诗的关系,是创作者,也是批评家,还是助推的编辑。每一个方面,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综合起来,就是新诗史上一个丰富的存在。
这本诗集由《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教授精心编选,共分六辑,收录从1925年到1980年间新诗及旧体诗73首。其中《镇筸的歌》为凤凰土语所作诗歌,保留许多生动鲜活的湘西风景;《忧郁的欣赏》、《絮絮》、《浮雕》三辑,或感喟时事,或纾解爱欲,或悼念友人,是沈从文新诗的成熟之作;《乐章》写于沈从文精神危机的转折关口,在崩溃中奋力挣扎的情形令人心折;《古体杂咏》,是沈从文从崩溃中恢复后所作,力图以“诗”写“史”,以“诗”为“学”,以旧体诗来展现历史文化的发展。
【封面绘图】
“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此信或当在十二月初到。)”1930年,沈从文离开中国公学,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诸多苦闷,常常向远在美国的王际真倾诉。这幅速写就是在当年的11月5日晚上,画在写给王际真的信里。也因为自由而任性地无话不谈,他时不时还会描绘一些“幻想”——他曾在给王际真的信里附寄过几次自己的画,并且说,“我倒并不忘记廿年后成画家的希望”。
【诗的特色】
★以乡愁为诗——“你莫问我将向那儿飞,天上的岩鹰鸦雀都各有巢归。”《乡间的夏》,《镇筸的歌》,《还愿》,《春》……“因为眷恋故乡的梦”,所以“保全乡土趣味的原故”。这些用土语试做的诗,完全处于自然的印象,如同麻雀的清脆叫声,字字在耳边震荡。
★以激情为诗——“怎么没有一只鸟来唱歌呢?想是都睡着了。”写诗,是沈从文最早的文学实验之一。从一开始,他就用全部的力量来写作,《长河小桥》,《遥夜》,《希望》……从这些充满创作冲动、充满摸索的诗歌背后,是一个初初燃烧起写作欲望的沈从文。
★以挣扎自救为诗——“人生脆弱如一支芦苇,在秋风中一阵摇就完事。”在人生的离乱时期,他的诗是风雨泥泞的时代写照,《到坟墓去》,《文字》,《第二乐章——第三乐章》,《从悲多汶乐曲所得》,《黄昏和午夜》,《自检》……是动荡年代里沈从文个人漫长的内心生活。
★以史为诗——“时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游赣州八境台》,《读贾谊传》,《文字书法发展》……是以“诗”写“史”,为“文”亦为“学”,见证着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的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7)
69元 / 344页
9787559817730
标签: 沈从文 诗歌 诗集 文学 理想国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三十多年来,沈从文的作品重新“出土”,却没有一本诗作。
很多人读过《边城》、《湘 行散记》、《从文自传》。
很多人知道沈从文写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动人情书。
却很少有人知道,沈从文还是一位诗人。
还是一个边城少年时,他写了许多诗给一位白脸长身的女孩子。
到了晚年,困于重病,不能做事的孤寂长日里,写诗是他找到的唯一还能做的事。
【内容简介】
沈从文写作之初,诗即重要一体。他做新诗批评,把新诗研究带进大学课堂,撰写系列的新诗论。他主编《大公报•文艺》、《益世报•文学周刊》,对现代诗的推动,格外用力。他与新诗的关系,是创作者,也是批评家,还是助推的编辑。每一个方面,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综合起来,就是新诗史上一个丰富的存在。
这本诗集由《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教授精心编选,共分六辑,收录从1925年到1980年间新诗及旧体诗73首。其中《镇筸的歌》为凤凰土语所作诗歌,保留许多生动鲜活的湘西风景;《忧郁的欣赏》、《絮絮》、《浮雕》三辑,或感喟时事,或纾解爱欲,或悼念友人,是沈从文新诗的成熟之作;《乐章》写于沈从文精神危机的转折关口,在崩溃中奋力挣扎的情形令人心折;《古体杂咏》,是沈从文从崩溃中恢复后所作,力图以“诗”写“史”,以“诗”为“学”,以旧体诗来展现历史文化的发展。
【封面绘图】
“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此信或当在十二月初到。)”1930年,沈从文离开中国公学,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诸多苦闷,常常向远在美国的王际真倾诉。这幅速写就是在当年的11月5日晚上,画在写给王际真的信里。也因为自由而任性地无话不谈,他时不时还会描绘一些“幻想”——他曾在给王际真的信里附寄过几次自己的画,并且说,“我倒并不忘记廿年后成画家的希望”。
【诗的特色】
★以乡愁为诗——“你莫问我将向那儿飞,天上的岩鹰鸦雀都各有巢归。”《乡间的夏》,《镇筸的歌》,《还愿》,《春》……“因为眷恋故乡的梦”,所以“保全乡土趣味的原故”。这些用土语试做的诗,完全处于自然的印象,如同麻雀的清脆叫声,字字在耳边震荡。
★以激情为诗——“怎么没有一只鸟来唱歌呢?想是都睡着了。”写诗,是沈从文最早的文学实验之一。从一开始,他就用全部的力量来写作,《长河小桥》,《遥夜》,《希望》……从这些充满创作冲动、充满摸索的诗歌背后,是一个初初燃烧起写作欲望的沈从文。
★以挣扎自救为诗——“人生脆弱如一支芦苇,在秋风中一阵摇就完事。”在人生的离乱时期,他的诗是风雨泥泞的时代写照,《到坟墓去》,《文字》,《第二乐章——第三乐章》,《从悲多汶乐曲所得》,《黄昏和午夜》,《自检》……是动荡年代里沈从文个人漫长的内心生活。
★以史为诗——“时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游赣州八境台》,《读贾谊传》,《文字书法发展》……是以“诗”写“史”,为“文”亦为“学”,见证着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的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
作者介绍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湖南凤凰人。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历史文物研究学者。著有传记《从文自传》,短篇小说集《月下小景》、《新与旧》等,长篇小说《阿黑小史》、《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等,研究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一生所作诗歌散见于第一本书《鸭子》、报刊及手稿中,生前未结集出版。编者简介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曾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5年)等多种奖项。